挪出穷山窝 敲开“幸福门”
2018-02-21 19:20:19 来源:网站 转载
正在建设中的大同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现场。(张云摄) “感谢党和政府出台了易地移民搬迁的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今年就可以在新家里面过年啦!”王小平是临县林家坪镇贫困户,对他们一家5口来说,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不用再在昏暗寒冷的土坯老房子里过年了。他与家人将在干净、敞亮的新居里,欢度春节,温暖守岁。 眼看春节就到了,对于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破破烂烂土窑洞里的贫困户来说,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过新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然而,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将要完成11市86个县(市、区)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搬迁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确需同步搬迁的农户人口。 新居筑起“幸福年” “还是新家好,安全、干净、暖和!”在韩富贵的新居里,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整洁有序。说起新房的好处,60多岁的韩富贵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住在旧村子,每天劈柴、挑水、做饭就把人累得要死,现在住进单元楼,水电气一应俱全,方便快捷,省心省力。” 韩富贵原来住在代县滩上镇赤水掌村,由于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中多为老弱病残群众,村子呈现出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 针对贫困村多、小、穷、散的实际,从2016年开始,代县确定79个自然村1538户2749人在3年内分三步实施整村搬迁脱贫工程。赤水掌村保持村民享有的各项政策补贴不变,保持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合法权益不变,积极推动村庄的易地搬迁,村民陆陆续续搬到了县城居住。 眼下,韩富贵的小儿子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二儿子通过培训学会了焊接技术,成了一名优秀的焊工,每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韩富贵也准备整合土地组织村民搞一个黄芪种植基地,“我们那个地方种黄芪再适合不过了,现在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这么好,我还怕干不成?”韩富贵谈到未来,信心满满。 2017年底,赤水掌村易地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村民们终于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大山,眼下他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在新居过大年了。 安居乐业“奔小康” “旭日东升红艳艳,西掌旧貌换新颜,人民新村齐整整,精准扶贫喜乔迁,彻底告别土窑洞,乔迁新居安如山,同心共筑中国梦,爱我中华万万年。”作这首小诗的人是吉县西掌村村民张委章。前不久他跟老伴儿刚搬出了土窑洞,住进了新房子。 张委章说,过去的西掌村,地方偏远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穷旮旯,村民盖不起砖瓦房,就把目光瞅向山洼里的土崖,争着抢着挖起窑洞来。由于地势低,土质松,年久失修让一孔孔窑洞变成了危房,遇到雨天更糟糕,灌水坍塌更是让住户们胆战心惊。 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实施搬迁,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同时,在搬迁过程中,实施产业扶贫,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据吉县扶贫开发中心副主任张东明介绍:比如在苹果产业上,带动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建档立卡户实现了脱贫,此外村级光伏和生态扶贫,也带动了百分之三十的贫困户脱贫。 穷在深山有人问,易地搬迁谱新篇。张委章说,现在村里通往外边的路修得平展展的,以前村里种的苹果,就是烂在地里也没人问,而现在有了路,进村收购苹果的客商,要比过去多出两三倍,就连苹果的价钱也比过去卖得好。 除了苹果,村民还种了花椒树,和苹果一样,花椒也通过运输走了出去。 思路创新天地宽 没想到,快70岁的人啦这辈子还能从穷山旮旯里迁出来;没想到,还住上了敞亮的大瓦房,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没想到,在家里就能上厕所,做饭、取暖再不用烧火打炭……一连几个“没想到”让刚住进新居两个多月的大同县西坪镇大坊城村68岁的白树林老汉感到格外开心!他说,“旧房子拆了,苦日子也跟着结束了。”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记者从省扶贫办获悉,目前,我省已拨付129.4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至县级共管账户,用于支持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省政府出资组建省级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统筹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并按规定统一向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融资,实行统贷统还。同时,山西省财政与各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11个市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承接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资金的及时拨付到位,不仅确保了2016年度和2017年度1162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的顺利实施,还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农民工在年底拿到了工资。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